原子习惯:不要低估复利的巨大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低估了细微改变的力量。你是否曾试图通过设立宏大的目标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却最终因难以坚持而放弃?我们常常认为,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须采取大规模的行动。不论是减肥、创业、健身、赢得比赛,还是实现其他目标,我们告诉自己,要求自己必须做出令人瞩目的改变;其实不然,詹姆斯·克利尔在他的畅销书《原子习惯》(中文版叫做《掌控习惯》,我个人认为《原子习惯》更加贴切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通过微小的习惯改变来实现巨大的人生转变。这种方法被称为“原子习惯”。
克利尔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还在职业发展、健康管理以及学习进步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什么是原子习惯,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来实现个人成长。

01

什么是原子习惯原子习惯是指那些微小却有力的行为,它们通过日积月累的效果,最终能够带来巨大的变化。克利尔认为,每天改进1%,一年下来就会变得比原来好37倍。这种观念挑战了我们对改变的传统看法,强调了持续的微小改进的重要性。在《原子习惯》一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英国自行车队的故事。当时,英国自行车队表现糟糕,而戴夫·布雷斯福德(Dave Brailsford)被聘请来提升车队的表现。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布雷斯福德通过优化细节彻底改变了车队的表现。他改进了自行车手的习惯、服装和装备,重新设计了自行车座椅,使用电加热的短裤,甚至改变了自行车手晚上使用的枕头和床垫类型。通过这些微小但关键的调整,车队的表现得到了显著提升。原子习惯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容易执行,不需要大量的意志力和自控力,从而更容易坚持。例如,每天读一页书、做五分钟运动或喝一杯水,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长期坚持,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对你个人产生长远的影响;

02

细微的改变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何小习惯能够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心理学理论支持。行为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接受和维持小幅度的改变,而不是剧烈的变动。小习惯的累积效应可以被解释为“边际增益”原理,即每一小步的进步,最终都会累积成显著的成果。举个例子,著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曾说过:“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持续的小习惯是如何累积成巨大成功的。我们常常在做出一些小改变后没有看到效果,于是轻易放弃。你可能会想:“我每天坚持背100个单词,坚持了一个月,为什么英语水平没有啥变化?”这种想法一旦占据主导,你会很容易抛弃这些好习惯。然而,实现有意义的改变需要新习惯坚持足够长的时间,以突破无明显变化的停滞期——称之为“潜能蓄积期”。如果你觉得养成好习惯或改掉坏习惯的过程非常艰难,这并不是因为你缺乏自我提升的能力,而是因为你还没有度过潜能蓄积期。当你突破潜能蓄积期时,身边的人就会说你一夜之间取得了成功,其实哪有那么多一夜成功,外界看到的只不过是你戏剧性的爆发瞬间,没有看到你长期的积累过程,然而正是那些长期的积累过程才是你有了“一夜成功”的可能;

03

改变习惯的有效办法是改变身份克利尔在《原子习惯》中指出,改变习惯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改变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定位。当我们开始相信自己是某种类型的人时,我们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与这种身份认同保持一致。想象一下两个人拒绝吸烟的情形。当有人递烟时,甲说:“不用了,谢谢,我正在戒烟。” 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从他的回答过程中他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吸烟者,只不过正在努力改变中,如果一直持有这种信念,他戒烟可能会比较困难;乙则直接拒绝:“不,谢谢,我不吸烟了。” 这个回应表明身份的转变,吸烟已是过去,而非现在的一部分,他不再认同自己是烟民。每一种行为模式背后都有一套信念体系,不论是个人、组织还是社会,都遵循相似的模式。这些体系由一系列信念和假设构成,塑造了习惯背后的身份。如果行为与身份不一致,通常难以持久。正如美国知名的作家托尼·罗宾斯 (Tony Robbins)所说:“持久的改变不是来自于一种行为,而是来自于一种身份的改变。” 只有改变了身份,你的习惯才会真正的改变;

04

习惯是基于频率而不是时长形成的很多人都会问:“培养一种习惯需要多长时间?” 但其实,更准确的问题应该是:“需要重复多少次才能形成一种习惯?” 换句话说,究竟要重复多少次某个行为,才能让它变得自然而然?习惯的形成是通过重复行为,使其逐渐自动化的过程。你重复某个活动的次数越多,大脑的结构变化就越大,从而更高效地进行该活动。这在神经学上被称为“长时程增强”现象,意味着基于最近的活动模式,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随着每一次重复,神经信号的传递变得更加顺畅,神经连接也更加紧密。神经心理学家唐纳德·赫布(Donald Hebb)在1949年首次描述了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赫布定律:“被一起激发的神经元连在一起。”因此,习惯的形成并不取决于时间的长短。无论你坚持了10天、30天还是100天,关键在于行为的频率。你可以在30天内重复某个行为3次或300次,起决定作用的是频率。现有的习惯已经在数百次(如果不是数千次)的重复中被内化。要养成新习惯,也需要同样高的频率。你需要不断尝试,直到这种行为牢固地嵌入你的大脑,使你跨越那条习惯线。

05

四个简单的步骤让你建立更好的习惯克利尔提出了建立习惯的四个步骤模型:提示、渴望、回应和奖励,这四个步骤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习惯循环。

  • 提示:提示是触发习惯的信号。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水。提示帮助我们记住要做某件事;
  • 渴望:渴望是对改变的动力。例如,想要拥有更好的健康状态。渴望推动我们采取行动;
  • 回应:回应是实际的行为,即习惯本身。例如,每天读十分钟书。这个行为必须简单易行;
  • 奖励:奖励是习惯带来的好处。例如,喝水后感到清爽。奖励巩固了习惯,使我们愿意重复这个行为;

通过这四个步骤,我们可以系统地建立和维持新的习惯。例如,如果你想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可以在床头放一本书(提示),告诉自己通过读书可以放松和学习(渴望),每天上床前读几页(回应),并在完成后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

06

结论原子习惯的力量在于它的简单和可持续性。通过微小的改变和持续的努力,我们可以实现显著的进步。改变身份认同是关键,通过重新定义自己,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坚持新的习惯。习惯是基于频率而不是基于时间而形成的,你重复某个活动的次数越多,大脑的结构变化就越大,从而更高效地进行该活动。通过理解和应用提示、渴望、回应和奖励的四步法,我们可以轻松建立和维持新的习惯。詹姆斯·克利尔的《原子习惯》不仅是一本指导改变生活的实用手册,更是一本充满智慧和灵感的书籍。希望你能从中受益,开始你的原子习惯之旅,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所有评论(1)

  1. admin说道:

    This message is used to verify that this feed (feedId:72954081841931264) belongs to me (userId:72935383242880000). Join me in enjoying the next generation information browser https://follow.i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